上海疫情

欧美市场基本反弹幅度都挺大的,但是国内市场依旧处于疲软期,根本原因还是上海疫情的影响。这一波疫情,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是重灾区,尤其是上海精准防控没有控制住,导致疫情外溢,对整体经济影响挺大的。

从逻辑来看,疫情影响医疗,影响信创等等都是基于财政没钱导致的,最近有个灵魂发问,“到底是疫情先清零还是医保先清零”,也反映了财政上的困难,需要大量采购疫苗、核酸检测、防疫物品等。不过疫苗、核酸检测、防疫这些企业也是跌跌不休,因为他们太赚钱了,那么后面一两年大概率业绩是不可能持续的,而且太赚钱带来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卷”,比如疫苗企业会大量投入研发,那么疫苗企业这个技术壁垒就很容易打破,最后都容易变成平价疫苗。

比较意外的是影响新能源,特斯拉工厂关闭,比亚迪产能也受到影响,上海深圳进入防控期,汽车销售断崖式下跌,一线城市是电动车、智能车的消费主力军,所以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现在这个时间点不就是新能源最差的时候了嘛,从国家对待上海疫情的重视角度看,大概率半个月就会结束,那么后面消费复苏新能源汽车的阴霾就会结束。

然后聊一下光伏,这个行业就是这么卷,逻辑也是卷得很,比如欧洲需求太好,德国英国法国等因为油价问题都大幅度上调光伏装机预期,现在需求特别旺盛,然后导致另一个问题就是硅料价格降不下来,所以预期业绩会受影响。平常心吧,市场弱的时候什么事都能被解读为利空,离谱,需求好也砸需求不好那不是得往死里砸?平常心平常心。

今年国家定的GDP增速是5.5%,但是三月份因为深圳上海疫情,一季度的GDP肯定是不达标的,接下来二季度疫情结束财政就要开始发力了,要开始拉GDP了,不然今年目标达不成。所以接下来二季度要有信心,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财政需要发力拉动经济,当然接下来还有美联储缩表,其他地缘冲突可能还会影响,但是要有信心。

另外消费行业无脑看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更加注重消费的赛道细分还有商业模式,国家需要消费平价化,而不是每样消费都是茅台。

奥嘟aodu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2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