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生产车间。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气凝胶生产线。
新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可降解的塑料袋到纳米纤维滤材口罩,从神奇的气凝胶到高端的手撕钢,随处可见新材料的身影。
山西要转型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我省推动制造业结构性反转、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面对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亟待提升、产业链条尚需完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现状,我省聚焦“六新”,把新材料产业摆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位置,弘扬科学精神,瞄准前沿,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茁壮成长、集群发展孕育形成……如今,山西新材料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活力旺盛,步履铿锵,山西新材料产业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发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最强音。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声音,一个个新材料产品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占领了国际市场;这是创新驱动的声音,一项项新材料技术突破,体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这是转型蹚新路的声音,一家家新材料企业成长,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培育龙头企业
一把丁烷喷枪,几分钟摄氏度火焰的喷射,对面的鲜花毫发无损。秘密就在中间放置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毡里。4月29日下午,四大类五十余种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华阳集团”)“黑科技”产品,在“智净时代向阳而行”科技绿材系列产品发布会外场集中亮相,吸引着与会嘉宾纷纷“打卡”。
“您看,现在火焰的温度已经达到了摄氏度,可是,我们把手放在气凝胶毡背后,也只是微微感觉有点温热,是可以承受的热度,这就是厚度只有1厘米的气凝胶毡起到的防火隔热作用。”在展厅,华阳集团气凝胶科创城副总经理王磊充当起了讲解员,一边为来宾介绍新产品,一边带大家体验“世界上最轻固体”——气凝胶的神奇。
在华阳集团气凝胶科创城研发中心研究院院长胡博的眼里,万物皆可气凝胶。有人称它是一团“冻结的蓝烟”,也有人叫它“固体空气”,是一种被誉为可以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华阳集团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坚持“举环保旗、打节能牌”,利用气凝胶是建筑领域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性能节能材料优势,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发挥电价、气价和优质铝土陶瓷材料优势,引进品牌、市场和销售渠道,打造全球规模最大、产品最全、应用最广的绿色建筑材料产业集群,分三期建设5万吨气凝胶粉体、10万立方米气凝胶毡、30万吨气凝胶保温中涂层项目,一期吨气凝胶粉体、2万立方米气凝胶毡已投产达效,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气凝胶生产企业。
冬天不用暖气、夏天不用空调,引领低碳、清洁能源建筑发展新方向。去年冬季,华阳集团耦合太阳能光伏发电、钠离子电池储能、气凝胶隔热保温、相变材料储热恒温等技术,自主研发生产的气凝胶零能耗小屋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气凝胶零能耗小屋采用华阳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光伏发电组件、气凝胶防火保温板、石墨烯地暖发热膜等新材料,构建了一套可循环的能源供应系统,集智慧能源与绿色建筑于一体,具有安装快捷、运输方便、防火防水、保温隔热、节能环保等特性。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是由阳煤集团更名而来的“火箭”级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团。“我们将大力实施‘’发展战略,聚焦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抓项目、抓研发、抓创新、抓产业、抓应用,确保‘十四五’转型定型,奋力打造产值超亿元、世界一流‘火箭’级新材料产业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翟红信心满满。
从天然石墨,到石墨烯复合聚酯切片,到石墨烯混纺纱,再到石墨烯袜子……展厅里,山西聚脲防护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玉军用手机记录下了石墨烯的发展、演变、应用。“看到石墨烯运用到衣服、床品、地暖、理疗等生产生活这么多领域,为我们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我感到非常惊喜,石墨烯真不愧是‘新材料之王’!”刘玉军说,“去年我去过华阳集团参观,现在不到半年时间,华阳集团又研发出这么多新材料产品,速度之快、效率之高,真不愧是转型蹚新路‘火箭军’!”
“作为担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华阳集团瞄准产业前沿,抢占竞争制高点,大力布局处于研发尾部、量产首部的‘六新’产业项目,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项目布局落地,一批‘黑科技’产品频频亮相,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已初露端倪,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路,高质量转型发展走在了省属企业前列。”省工信厅新材料工业处负责人说。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是我省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的杰出代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省瞄准新材料领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产业领军企业、龙头企业,持续提升带动行业发展的技术优势和效益优势。全省涌现了华阳新材料、太钢不锈、潞安化工等一批骨干新材料企业,初步形成了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重点细分领域产品高端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产业基础和链条延伸能力不断增强。
打造产业集群
百花是春,“雁阵”成行。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煤铁冶铸产业历史悠久的翼城县来说,高质量钢铁新材料工业园区通过要素集聚,不断强链延链,推动高端集群绿色发展,把当地资源和比较优势转换为产业发展优势。
4月30日,走入翼城高质量钢铁新材料工业园区,标有“奋力建设翼城千亿级精品钢机械铸造碳材料产业集群”字样的标语,矗立于宽阔的园区内,一旁的旧厂房在静静地等待着它的涅槃重生。这里,是晋南钢铁翼城精品基地、山西闽光高性能碳负极新材料产业、华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新业态,在未来5—10年内,将通过产业、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聚集,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拿华翔翼城新材料科技园项目来说,总部位于临汾的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金属材料成型及精密加工领域,为促进上游产业链的发展,降低产品成本,充分利用翼城当地优惠政策及工业短流程优势,打造‘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循环利用’产业集群标杆示范项目,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与翼城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公司,建设20万吨新材料短流程科技园项目。”说起其中企业,翼城县工信局局长冯日会如数家珍:“园区总占地面积万余亩,通过企业集中入园,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把多点排放、分散治理变为提升标准、集中治理、集中减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达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目的。工业5G、智能制造、3D打印等新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将直接带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迈进。”目前,翼城高质量钢铁新材料工业园区项目已列入全省重点工程和新开工重大项目名录。
在紧盯前沿技术创新的同时,我省全力推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化发展,打造培育产业集群新动能。翼城高质量钢铁新材料工业园区由晋南钢铁、山西闽光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投资方,把临汾市钢铁企业、焦化企业需要升级置换的钢铁产能、焦化产能落户到原翼钢厂区,既解决了临汾市钢铁发展的困境,又助推了翼城县钢铁工业发展,将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全产业链发展的样板。
碳化硅是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耐高压、高频、大功率等优良的物理特性,是卫星通信、高压输变电、轨道交通、电动汽车、通信基站等重要领域的核心材料。
但是碳化硅单晶的制备一直是全球性难题,而高稳定性的晶体生长工艺则是其中最核心的技术。近几年,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经过反复钻研攻关,最终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实现了高纯度碳化硅单晶的商业化量产。
年9月,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整体迁至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的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4月下旬,记者在基地办公大楼一层大厅看到,碳化硅粉料、碳化硅单晶锭、碳化硅晶片等展品一字排开,闪烁着特有的光泽。这些凝结着智慧和心血的展品,印证了烁科人突破碳化硅材料关键技术的艰辛之路。
创新创造是最大的新动能。“现在,不单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是我们自己在做,连碳化硅的生长原料——碳化硅粉末,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不依赖别人,就有更大自主权。”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保障部经理周立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我们碳化硅基地一期共有台设备,单月产值就能突破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碳化硅材料供应基地,而这个亩的产业园将串联起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上下游十多个产业,带动山西半导体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实现中国碳化硅的完全自主供应。”山西烁科晶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掷地有声。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