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年产4万m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

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4万m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产业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零XX年五月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一直以来,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众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措施。

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将从升级基础材料、发展战略材料以及遴选前沿新材料三个层面出发,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细致规划。其目的是促使我国新材料产业整体升级,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产业基础;同时通过新材料升级,加快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制造业向产业中高端迈进,并为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寻找后续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基础材料领域,“十三五”期间将着力解决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材料产业产能全面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领域无法实现自给三大突出问题,重点发展先进钢铁、先进有色金属、先进石化、先进轻工、先进建材、先进纺织等6大类25个分类材料。力争到“十三五”末,基础材料产业总体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并形成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制造能力,促使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基础材料制造产业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先进基础材料总体实现自给,并形成一定的出口能力。

-年中国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将从保障海洋工程、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电、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我国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产业发展出发,重点发展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高性能分离薄膜、高性能纤维及符合材料、新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医用材料、电子陶瓷、先进半导体、稀土等9大类32个分类材料。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百余种关键战略材料将全面实现国产化,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在初步形成上下游产业协同的基础上,为上述众多关键产业发展提供材料支撑,奠定未来发展的产业基础。

前沿新材料领域,将重点发展石墨烯、3D打印、超导、智能仿生等4大类14个分类材料。其目的是为满足未来十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为制造业全面迈进中高端进行产业准备;并形成一批潜在市场规模在百亿至千亿级别的细分产业,为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推动力。

新材料领域产业前景良好,到“十三五”末市场规模将达万亿之巨。而石墨烯、3D打印、超导等前沿材料的快速发展,则有望在未来继续催生出千亿级别的新市场。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新材料产业涉及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的众多部门,其发展不但会促使基础材料产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还将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新材料产业和钢铁、有色、石化、轻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制造行业息息相关,同时也和众多新兴产业密不可分。因此,发展新材料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全面促进作用,对我国经济转型期有着重大意义。新材料“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等我国既定战略起到积极推动。

“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不但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培育发展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还将会对解决产能过剩、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等重大课题大有裨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2

1.1.9项目建设期限  2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

1.7综合评价  5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项目提出缘由  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0

2.3.1顺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

2.3.2促进项目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10

2.3.3促进国内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11

2.3.4符合《中国制造》“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  11

2.3.5有利于项目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  1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4

2.4.1政策可行性  14

2.4.2市场可行性  15

2.4.3技术可行性  16

2.4.4管理可行性  16

2.5分析结论  17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8

3.1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8

3.2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状况分析  19

3.3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20

3.4我国气凝胶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21

3.5我国气凝胶产品发展前景分析  21

3.6我国气凝胶产品市场应用领域分析  22

3.7市场分析结论  25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6

4.1地理位置选择  26

4.2区域投资环境  26

4.2.1区域地理位置  26

4.2.2区域地形地貌条件  26

4.2.3区域气候条件  27

4.2.4区域交通区位条件  27

4.2.5施工条件  27

4.2.6公用设施条件  27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8

5.1总图布置原则  28

5.2土建方案  28

5.2.1总体规划方案  28

5.2.2土建工程方案  29

5.3主要建设内容  30

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0

5.4.1给排水  30

5.4.2供电  32

5.5道路设计  33

5.6土地利用情况  33

5.6.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3

5.6.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3

第六章产品及技术方案  35

6.1主要产品方案  35

6.2产品执行标准  35

6.3项目产品优势  35

6.4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35

6.5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6

6.6产品工艺流程  36

6.6.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6

6.6.2产品工艺流程  36

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

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

7.2主要设备选型  41

7.2.1设备选型原则  41

7.2.2主要设备明细  42

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

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

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

8.2.1能源消耗种类  44

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

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

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

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

8.5.1工业节能  46

8.5.2节水措施  46

8.5.3建筑节能  47

8.5.4企业节能管理  48

8.6结论  48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49

9.1设计依据及原则  49

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9

9.1.2设计原则  49

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0

9.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0

9.3.1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0

9.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1

9.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2

9.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2

9.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3

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4

9.5绿化方案  54

9.6消防措施  55

9.6.1设计依据  55

9.6.2防范措施  55

9.6.3消防管理  56

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7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58

10.1编制依据  58

10.2概况  58

10.3劳动安全  58

10.3.1工程消防  58

10.3.2防火防爆设计  59

10.3.3电力  59

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59

10.3.5抗震设防措施  60

10.4劳动卫生  60

10.4.1防暑降温  60

10.4.2卫生设施  60

10.4.3照明  60

10.4.4个人防护  60

10.4.5安全教育及防护  61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2

11.1组织机构  62

11.2劳动定员  62

11.3人力资源管理  63

11.4福利待遇  63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4

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4

12.2建设工期  64

12.3实施进度安排  64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

13.1投资估算依据  66

13.2建设投资估算  66

13.3流动资金估算  67

13.4资金筹措  67

13.5项目投资总额  67

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0

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1

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1

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1

14.1.2产品成本  72

14.1.3平均产品利润  73

14.2财务评价  73

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3

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4

14.2.3不确定性分析  74

14.3经济效益评价结论  77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79

15.1项目风险因素  79

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9

15.1.2技术风险  79

15.1.3市场风险  79

15.1.4资金管理风险  80

15.2风险规避对策  80

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0

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0

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0

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1

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2

16.1招标管理  82

16.2招标依据  82

16.3招标范围  82

16.4招标方式  83

16.5招标程序  83

16.6评标程序  84

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4

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4

16.9合同备案  84

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5

17.1结论  85

17.2建议  85

附表  86

附件1产品销售收入预测表  86

附件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87

附件3外购原材料表  88

附件4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89

附件5工资及福利表  90

附件6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91

附件7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表  92

附件8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3

附件9流动资金估算表  94

附件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95

附件11资产负债表  97

附件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8

附件13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件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年产4万m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产业化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河北省沧州市**县工业园

1.1.5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人: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

1.1.6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00万元(土建工程为.7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00万元,土地费用.00万元,其他费用为.25万元,预备费.0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00万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为.00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73万元,年均利润总额.20万元,年均净利润.15万元,年增值税为.04万元,年所得税为.05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35.93%,投资利税率48.9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7.49%,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13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要生产产品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产品系列包括:纳米气凝胶颗粒产品、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JN系列产品。

本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从年5月至年4月,计12月;二期工程建设从年5月至年4月,计24个月;工程建设工期共计36个月。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6.《“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7.《中国制造》;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9.《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10.《现代财务会计》;

11.《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2.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3.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7综合评价

本项目重点研究“年产4万m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产业化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经验积累等,逐步在项目当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生产基地,生产出高品质二氧化硅气凝胶系列产品以满足当前市场的极大需求,并推动我国二氧化硅气凝胶及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产业集群,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

本报告有中投信德杨刚工程师编制,请勿复制。更多案例参考或报告的定做详询本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6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