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造价值,成果服务股民。这篇文章我们来聊半导体硅片这个行业,另外再分析一家A股重要的公司。
半导体是周期性行业,大概四年一个周期,遵循的大致规律是设备先行、制造接力、材料缺货,对股民而言,这也是我们的投资周期,那么到了今年,半导体正在向材料缺货演变。
我们知道,这一轮全球芯片短缺是从20年下半年开始的,半导体设备行情也是在20年下半年启动。
A股相对滞后,是21年4月份,但行情并没有缺席。
同时启动的还有全球主要的芯片代工厂,在去年的涨幅都非常大,这也印证了半导体投资周期的逻辑。
我们回顾这轮半导体超级周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下游汽车、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半导体含量的提升,而疫情和芯片全球供应链受到挑战,又进一步加剧了芯片短缺,或者说延长了半导体的景气周期。
涨价是半导体硅片年最核心逻辑
20年开始,全球晶圆厂加速扩产,仅台积电一家,去年的资本支出就高达亿美元,这其中80%的资本支出都用来购买半导体设备,所以去年半导体设备景气度非常高,而到了今年,晶圆厂新增产能逐渐释放,这将拉动对半导体材料的需求,而材料厂,特别是硅片厂扩产动作缓慢,硅片的涨价趋势已经形成。
今年硅片最核心的驱动逻辑是:晶圆厂新增产能释放,而硅片新增产能不足,最后硅片涨价。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沿着这条逻辑,去给大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今年晶圆厂投产情况、二是硅片产能缺口、三是硅片价格趋势,如果说硅片需求旺盛、价格上涨的趋势明显,那么对我们投资者而言,它就是一个机会,特别是市场在经历了3个月的调整,相关公司价格被低估的情况下。
晶圆厂投产情况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的数据,从年到年全球将会有85座晶圆厂新增产能投产,其中8寸晶圆厂25座,12寸60座,-年将是投产高峰期,这将带动半导体材料的需求。
从市场规模来看,年全球半导体材料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15.9%。
中国市场增速最快,市场规模大约亿美元,在所有的半导体材料中,硅片、化学品、CMP和光刻掩膜版是增速最快的领域。
其中硅片市场最大,规模超过亿美元,对应国内约43亿美元,亿人民币。
我们从国内主要晶圆厂来看,截止去年底,12寸的产能是58.8万片/月,规划总产能是.3万片,8寸晶圆厂的产能是89万片,目标产能.75万片,这些新增产能将在年之前释放,今年开始逐渐投产,对硅片等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可想而知。
硅片供需失衡
半导体下游需求旺盛,晶圆厂加速扩产,但硅片厂扩产并不积极,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等着供需紧张、等着涨价。
从年9月份之后,主要硅片厂的扩产计划才姗姗来迟,而新增产能要到年底才能逐渐释放,可以说,在年以前,硅片产能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跟不上硅片市场的需求。
根据日本胜高的预测,到年底,全球12寸的产能失衡都无法得到缓解。
另外一个数据也反映了目前硅片产能达到顶峰,那就是晶圆厂的12寸硅片库存从年开始已经连续12个月下降。
对8寸硅片来说,涨价来得更快,去年已经涨了20%,这是因为8寸晶圆的产品主要用在物联网、汽车芯片当中。
我们从台积电年的营收数据也看得出来,汽车芯片代工业务去年增速最快,超过50%却依然供不应求,今年因为汽车没有芯片,全球产量又被迫削减了多万辆,有市场机构预计,今年8寸硅片预计还要涨15%。
我们从市场来看,半导体硅片的竞争格局比较稳定,日本信越化学、胜高市占率将近50%,前五大硅片厂合计产能占整个市场的90%。
但这几年前五大厂商的合计份额有逐年下降的趋势,20年国内的沪硅产业的市场份额占比2.2%,全球排名第七。
硅片的价格趋势
我们通过晶圆厂新增产能释放、硅片厂扩产缓慢、晶圆厂库存下降这些数据可以看到,硅片短缺和涨价的条件已经充分具备。
考虑到台积电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从全球来看,硅片价格上涨趋势有比较高的确定性。
我们根据前面的信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年将大概率再现16-18年全球半导体硅片的供需紧张,半导体硅片厂商营收及盈利水平将实现快速提升,在当前新增产能有限背景下,涨价将是半导体硅片年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A股半导体硅片:高增长,稀缺的景气赛道
目前国内硅片企业有10多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