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硅谷浮出水面,楼市迎来风口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来源:楼市黄大大

年的中美博弈,炸出了深圳最牛的粤海街道办——拥有中兴、华为、大疆、腾讯等87家上市公司,实力深不可测。

但是,放在整个大湾区来看,粤海街道办仅仅是璀璨星河的一部分。

光是年新增的世界强数量,大湾区就有4家:广州的广州建筑、广药集团,香港的华润置地、万洲国际。

现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拥有25家本土世界强,首次超越纽约湾区,遥遥领先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在全球四大湾区中排名第二。

图说:四大湾区世界强数量对比来源:21财经

更重要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大国科创之争中,扮演了“尖兵团”的角色。

早在年,广东就开始明确布局打造中国“硅谷”——广深科创走廊,与美国硅谷、波士顿地区一较高下。

这一规划后来升级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不仅深圳冲上了风口浪尖,广州也在这场惊天之战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很多人不知道,广州手中还握着一张极为关键的“王牌”,足以傲视群雄。

比起虚拟世界中的开疆拓土,更重要的是硬核科技创新。这场无声的科技创新大战,早已席卷全球。

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硅谷”的,极有可能还是它:粤港澳大湾区。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结果显示,深圳-香港-广州科学技术集群,已经高居全球第2位,仅次于东京-横滨。

其中,广州的大学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例如,在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中,按科学出版物表现排名第一的科学组织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则高居全球PCT国际专利高校排行榜第五位。

广州大学城更是聚集了12所高校,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还有计算能力全球领先的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是华南地区体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科教中心。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广深科创走廊这一重磅规划,最早明确提出了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广州占了4席,深圳4席,东莞2席。

其中,排名最前面的赫然是: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

紧随其后的,才是广州琶洲,东莞的松山湖,深圳高新区。粤海街道办最牛的地方,就是这个深圳高新区。东莞松山湖,也因为华为研发基地的大举入驻,而在近年声名鹊起。

图说:广深科创走廊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分布来源:网络

当时,不少人还在诧异:国际创新城是谁?为何占据如此举足轻重的位置。

其实,它体现了广州在科教上的惊人实力。这个超级城市拥有在校大学生超过万,数量高居全球第一。

以广州大学城为核心的国际创新城,将在广州拥抱大湾区时代,打造“中国硅谷”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它真正是广州一张隐藏的“王牌”。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越来越重视大学城-国际创新城的原因。

早年的大学城,只是一个集中十所高校的岛屿,除了科学中心和部分住宅、商业,几乎没有产业的成分。被诟病为“只见大学不见城”。

国际创新城的规划,改变了这一点。

它的全称是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以大学城为核心,形成南北两岸发展的“双翼”,展翅高飞。

除了新增华工国际校区、暨南大学、广州医学院等高校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增加产业、商务用地,增强产学研转化功能,打造“环大学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加快助推中国“硅谷”建设。

广州国际创新城,也处在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中轴上,代表广州走向未来。

当年的硅谷,也不是一日建成的。

早年的硅谷,是一片丰美的葡萄园,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影子。年,斯坦福大学在这里成立,输出了大量的科技创业人才。后来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分校,圣克拉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闻名全球的贝尔实验室、施乐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成为硅谷的科创实力标志。

从这一意义上讲,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的国际创新城,也是大湾区的一张“王牌”。

今天,广州对国际创新城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在最新发布的广州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一区三城”的核心布局。其中,“一区”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未来发展的真正制高点。

有心人会发现,广州大学城已经没有单独列为发展节点。它被列入了琶洲核心片区,与金融城、鱼珠一起,构成了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

这是未来15年,广州重大的城市爆发点所在。

今天的国际创新城,已经格局初显。

年8月批复的广州国际创新城南岸起步区控制性详规显示,规划居住人口达8.5万人,除了高校、科研用地外,产业和商务用地也大幅增加。显然,这已经是在谋划一座新城。

年,南岸起步区(西区)详规出炉,规划为万物互联城市研发服务平台、智慧城市体验示范区。当年3月,正式更名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

年,南岸起步区(西南片、东北片)详规出炉,规划为华工国际校区、暨南大学校区组团、科创综合组团,广医校区组团。其中,华工国际校区一期在年已建成并交付使用。

图说: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来源:官方发布

目前,这一片区已经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重点高校、2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0多万在校师生、多名博导、65名院士,发展出数字家庭、IC基地、健康基地等产业园区和一批双创空间。

这样的人才数量和密度,放眼全球也非常罕见。

比如,日本的东京湾区“大学城”——学园都市,巅峰时期大学生超过11万。这个数目,比起广州还是小巫见大巫。

大学城给城市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牛津大学就培育出了全欧洲最多的独角兽企业。包括社交网络LinkedIn(领英)、人工智能BenevolentAI、云计算Anaplan、借贷平台FundingCircle等。日本以筑波大学等42所科研机构为基础,打造了日本第一个科学城——筑波科学城,科研人员超过2万人,光是诺贝尔物理、化学奖得主就拥有6个。

从它们身上,足以窥见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的未来使命之重。

据统计,广州大学城片区现有存量企业大约家,四上企业48家,高新企业99家,新三板上市企业6家,主要为信息技术、软件开发、大数据等,为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华润电力、韩国LG集团、科大讯飞等名企均已入驻或布局。

未来,它不仅是番禺区的“智核”,也是整个大湾区的智力枢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98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