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瓷材料: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平台
1.1公司治理与发展历史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4月,主要生产高纯纳米钛酸钡基础粉、MLCC配方粉等在内的电子陶瓷粉体材料,是继日本堺化学之后全球第二家成功运用水热法批量生产高纯度钛酸钡粉体的厂家。年公司于创业板上市,以电子陶瓷材料为起点扩展业务布局。到年,公司产品已涵盖电子陶瓷介电材料(MLCC)、结构陶瓷材料(纳米复合氧化锆和氧化铝等)、建筑陶瓷材料(陶瓷墨水、釉料)、电子金属浆料(银浆、铝浆、铜浆、镍浆等)、催化材料(蜂窝陶瓷、分子筛、铈锆固溶体等)、生物医药材料(氧化锆及陶瓷义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和通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建筑材料、汽车及工业催化、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
上市以来,公司以并购为主要手段,现已形成了四大业务板块。公司成立以来,基于水热法的核心工艺优势,不断拓宽业务边界,实现了MLCC粉、纳米氧化锆、高纯氧化铝等陶瓷材料的量产;年上市后,公司灵活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以产业链延伸为主要方向,通过对一系列小而美的公司并购,实现从关键基础材料向下游的延伸,也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到年底,公司已拥有四大业务板块:电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疗材料和其他材料(包含陶瓷墨水、精密陶瓷结构件和5G材料等)。年被公司称为“第三次创业”的元年,公司形成了以电子材料为压舱石、以催化材料和5G材料为双引擎,以生物医疗材料和精密陶瓷结构件为重点培育方向的产业体系。
公司自成立以来,核心高管团队稳定,年后张曦先生为实际控制人。公司的核心高管张曦、张兵、司留启、宋锡滨、许少梅等人均在年公司成立时加入,分别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等职务至今,其团队的稳定在上市公司中非常罕见。年公司上市前,股权较为分散,无单一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年定增后,张曦先生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19.96%股权;张兵、司留启、宋锡滨在上市前通过东营智汇持有公司13.04%股权,目前三人仍分别持有公司2.11%、1.64%、1.46%股权。
收购标的看重研发能力和细分领域竞争壁垒,公司的产业链整合具备稀缺性。过去几年里,公司从产业链延伸出发不断进行并购整合,并购标的均在细分领域有着较为突出的技术能力,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户和良好的现金流,在经过资源整合后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其优势。目前国瓷材料在主要产业链上的整合非常具有稀缺性:
催化材料:公司掌握除贵金属外,高热稳定性氧化铝、铈锆固溶体、蜂窝陶瓷载体和分子筛四大关键材料,是国内唯一具备提供全系列汽车催化解决方案的企业;
电子材料:公司是唯一具备从基础原料到MLCC配方粉及电极浆料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生物医疗材料:公司具备纳米氧化锆-氧化锆义齿等生物陶瓷全产业链。
公司对产业链配套、技术实力和市场空间的看重,使每一笔成功的并购,都能为公司构筑更高的竞争壁垒。
1.2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主营业务毛利率超过40%
内生外延齐发力,公司营业收入十年复合增速36%。-年,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MLCC系列产品的放量,使公司收入从年的1.01亿元增长至年的2.66亿元;-年,公司的陶瓷墨水业务收入快速增加,同时氧化锆、氧化铝的中试线逐渐贡献产量,到年实现5.33亿元收入,较年的收入翻倍;-年,公司密集进行产业并购,增加蜂窝陶瓷、电子浆料、陶瓷结构件等新增长点,原有业务MLCC粉、陶瓷墨水在经过扩产后,产销量亦有所大幅提升;年公司完成对爱尔创剩余75%股权的收购,爱尔创的并表成为18-19年的重要增量。-年电子材料、催化材料、生物医疗材料三大业务板块维持快速增长,Q4陶瓷墨水受下游限电开工率较低影响,有所受损,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2亿元,-十年复合增速达36%。
公司销售毛利率达超45%,净利率近27%。年以前,公司MLCC粉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但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其毛利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年期间,陶瓷墨水的占比逐渐提升,毛利率稳定在38%;年之后,王子制陶、爱尔创科技并表,因蜂窝陶瓷和爱尔创齿科的毛利率高达50%以上,公司销售毛利率重回40%以上。年之前,公司净利率和毛利率基本同向变动,年之后爱尔创并表,销售等费用率提升,使得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差距有所拉大。年由于四季度陶瓷墨水下游客户受到限电影响,开工率不足,使得公司陶瓷墨水业务受明显影响,略拉低年毛利率。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45.04%、26.72%。
公司归母净利润十年复合增速34%。由于利润率稳定,公司净利润基本随收入同步增长,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下降7.82%,考虑到年公司有大额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71亿元,同比增长20.7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0亿元,同比增长44.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34%。
多年来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年公司研发支出仅万元,到年公司研发支出达2.06亿元,占收入比重提升至6.5%。近年来国瓷材料的研发投入占比基本维持在6%以上,充分显示公司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公司创新平台建有"山东省电子陶瓷材料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电子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省级创新平台和多个事业部/分公司研发部;年公司新增专利授权75项,包括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9项,外观设计5项,国外专利授权8项其中“一种连续制备钛酸钡粉体的工艺”获得中国专利金奖。自主研发项目——“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钛酸钡基介电陶瓷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凭借突出的研发实力,主持制定了《电子工业用高纯钛酸钡》行业标准、《纳米级二氧化钛》和《硅橡胶用气相二氧化硅》国际标准,成为了国内特种陶瓷粉体材料领域的引领者,打破了国外在本领域的垄断地位。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主要产品始终走在国内前列,是公司内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资产负债率降至低位,现金流逐渐充裕,为下一轮扩张做好准备。公司上市前资产负债率较高,通过IPO大幅改善负债结构,资产负债率降至年的9.28%;此后由于资本开支增加,尤其是-年持续进行收购,经营性净现金流较资本开支与股权收购费用相比有较大缺口,公司通过股权和债权方式融资,导致资产负债率一度达到35%;年后,随着收购标的带来的现金流增加,公司负债情况得到大幅改善,截至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已下降至10.88%,年收到爱尔创战略投资者借款5亿元以及股权转让对价2亿元,使得非流动资产增加7亿元,截至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至22.1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完整报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