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9日(ScientificAmerican)报道了,二氧化硅作为沙子、混凝土和玻璃中的一种常见成分可能起源于超新星。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的一种剧烈爆炸,爆炸过程中的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能够照亮整个星系,并可能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而在此期间,一颗超新星所释放的辐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当。恒星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物质以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由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超新星可以由两种方式触发:突然重新点燃核聚变之火的简并恒星,或是大质量恒星核心的重力塌陷。在第一种情况下,一颗简并的白矮星可以通过吸积从伴星那儿累积到足够的质量,或是吸积或是合并,提高核心的温度,之后点燃碳融合,并触发失控的核聚变,将恒星完全摧毁。在第二种情况,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可能遭受突然的引力坍缩,释放重力势能,可以产生一次超新星爆炸。
二氧化硅是地球核心、沙滩、混凝土、玻璃甚至手机的常见组成分,研究发现二氧化硅在银河系中的两颗超新星的残留物中被检测到,这将有可能证明二氧化硅起源于恒星爆炸。威尔士加的夫大学天文学家HaleyGomez表示现在地球上最常见的东西是在宇宙中最剧烈的爆炸中产生的。天文学家们一直在思考宇宙尘埃是如何产生的?最初他们认为宇宙尘埃来源于,但是当观测者在星系中探测到尘埃时,他们认为宇宙尘埃是在大爆炸后形成的,而且远远早于恒星产生之前。研究人员认为在宇宙形成后不久的超新星爆炸中就出现了尘埃,直到天文学家在超新星残余物中发现了尘埃这种猜想才得以证明。
最近一次观测到银河系的超新星是年的开普勒之星,对其它星系的观测表明,在银河系平均每世纪会出现三颗超新星,它们产生星际物质与高质量的化学元素如二氧化硅,同时来自超新星向外膨胀的激波可以触发新恒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