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需要补充维生素D,是真相还是谣言

小编前些天去旅游,有驴友带了维生素C糖果,一颗接一颗地往嘴里送,还很满意地认为吃维生素C糖果有助于预防感冒、提高抵抗力。可是,事实的真相呢?

2块钱的维生素c和98块钱的维生素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那么,我们要怎么看呢?就像最明智的选择衣服的方法是——看衣服的标签,选择维生素C的方式也要看食品的营养标签。来看一下某维生素C咀嚼片的配料表——

除了主要的维生素C,还有麦芽糊精,橙味香精,二氧化硅,柠檬黄等让它变得能咀嚼下口的添加剂。也就是说接近一百块的东西里这些添加剂占了80%左右。

至于这种所谓的维生素C软糖,不要开玩笑了这真的就是一罐糖而已,每g才含有78mg的维生素C,这g都有几十粒糖了,还不如人家一小片3g的维生素C片含的维生素多。顺便吃完了这g的糖,还顺便吃进去80多g的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吃一顿饭了。

因此,不管选择何种维生素产品,大家一定要记得看标签,看营养成分。而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谈论的,不是维生素C,而是维生素D。有不少宝妈在做哺乳期功课时,都有看到这样的消息:整个哺乳期,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否则宝宝就可能出现维生素D缺乏,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美国公共健康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宝宝的整个哺乳期都应该补充维生素D,奶吃了多久,维生素D就该补多久。结论的提出,是通过对名健康城市儿童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研究发现:如果没有持续补充维生素D,那么宝宝哺乳时间每增加1个月,维生素D下降的几率增加6%。这意味着,许多宝宝在出生第一年或许维生素D水平很正常,但在1岁以后,许多爸爸妈妈都认为宝宝已经“安全”了,不必再补了;可麻烦的是,在这种“空窗期”,宝宝出现维生素D缺乏了。无独有偶,医院儿保方面的专家曾经对南京儿童做过一个调查,结果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在10多年前,美国儿科学会就推荐从孩子出生后2个月起补充维生素D,并且一直补充到青少年期,一般每日最少U,特殊孩童可根据个体情况补充到U/天。在国外许多儿童食品中,也专门添加了维生素D,以满足人体需要。

然而,即使知道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D,不少宝妈依然畏手畏脚。原因是:维生素D补充太多,会不会在体内蓄积中毒?

应该承认,如果滥用维生素D,长期过量补充,确实可能在体内蓄积并引起中毒。但如果是按照规儿科推荐的补充剂量——-U/天,距离中毒剂量非常远了,绝对在安全范围内。即便不小心某天多吃了一些,只要停服几天让孩子机体自然代谢,也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因此,家长们可以坚持补充维D直到孩子度过哺乳期,如果情况允许或者宝宝存在维生素D不足,那么甚至可以补充至孩子7岁。另外,给孩子足够的户外活动与日照时间,也能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拓展阅读——为什么正常的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它与甲状旁腺共同维持小儿血钙的水平稳定,维持血液钙和磷的正常水平,对正常骨骼的钙化,肌肉收缩,神经传导以及体内所有细胞的功能都是必须的,同时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婴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是非常需要维生素D的。

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母乳中维生素D的水平较低。初乳每升的维生素D含量约为16.9国际单位,成熟乳中每升母乳含维生素D平均26国际单位。尤其在北方寒冷的季节和南方的梅雨季节,因为孩子户外活动少,不能进行日光浴,它又不能通过妈妈大量口服维生素D来达到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所有单纯依靠母乳喂养不能满足孩子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D,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911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