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点丨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每日一点,每天多学一点点~

距离中考不到两个月,一定要及时查缺补漏,小唯唯已经梳理了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知识点,今天小唯唯分享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梳理,部分为拓展,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收藏、记背哦~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5.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6.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7.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8.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考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1)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条件:由分子构成的物质)(2)性质:①“小”——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例如:一滴水中大约有1.67×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②“动”——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③“间”——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例如:热胀冷缩、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④“同”——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例如:液态氧和氧气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它们都能支持燃烧。2.原子(1)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原子结构①构成:原子核: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同一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③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3)相对原子质量①表达式: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近似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3.离子(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表示: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用“+”或“-”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当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3)分类阳离子:原子失电子形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a2+、等;阴离子:原子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等。(4)意义:考点二:元素1.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为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分类(1)金属元素:“钅”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金、汞除外),易失电子;(2)非金属元素:“石”“氵”“气”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H、B除外),易得电子;(3)稀有气体元素:“气”字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氦为2,不易得失电子。3.含量(1)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为氧、硅、铝、铁(由多到少的顺序);(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为钙;(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为碳。4.元素符号(1)意义①宏观:a.表示一种元素,如Fe表示铁元素;b.表示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质;如Fe表示铁这种物质;②微观:a.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Fe表示一个铁原子;b.表示一种原子;如Fe表示铁原子。(2)书写(“一大二小”):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5.元素周期表(1)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2)排列规律①横行(周期):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七个周期;第一周期:元素由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从左向右),其他周期:元素由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从左向右),每一横行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②纵列(族):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其中8、8、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每一个纵列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0族除外,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加)。③一格(以锡元素为例):

(来源:内容来自万唯中考《试题研究》,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进入选择主题8巩固“构成物质的微粒”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第三单元巩固小卷”

每天做一道题,坚持下来也很酷哦~欢迎大家在文末留言打卡,并尝试写出下面题目的答案。今日题目上期答案每日一点

物理电学必背15题参考答案:A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8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