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刘欣怡
7月1日晚间,“硅料茅”通威股份()发布两则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和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计划向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合计采购47.86万吨多晶硅产品,预计销售总额约.1亿元人民币(不含税)。
再签两份多晶硅销售合同
销售总额约.1亿元
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云南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于近日与包头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科硅能源”)签订多晶硅长单销售合同。根据合同,年—年,美科硅能源计划向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合计采购25.61万吨多晶硅产品。具体订单价格月议,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年6月29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8.42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销售总额约.10亿元人民币(不含税)。
同日,公司还发布了另一则签订重大销售合同的公告,公告显示,年—年,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硅材料”)计划向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合计采购22.25万吨多晶硅产品。具体订单价格月议,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年6月29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8.42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销售总额约亿元人民币(不含税)。
公告显示,本次签订的两份重大销售合同均为长单销售合同,合同的签订有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本合同的履行不会对公司业绩的独立性构成影响,公司不会因履行本合同而对上述交易对方形成依赖。
公告显示,江苏美科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美科硅能源%股权,江苏双良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双良硅材料%股权。
一天内签下.1亿元多晶硅销售合同,让通威股份再次刷新硅料销售合同纪录。单个销售订单高达25.61万吨多晶硅,预计销售总额约.10亿元人民币。
年,通威股份实现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43.64%,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最高营收纪录。在签订巨额销售订单后,势必会再次提高通威股份营收纪录,突破千亿大关也并非难事。
光伏上游硅料订单火爆
通威股份今年以来大单不断
而就在上个月,通威股份刚连续签订了两份硅料长单,预计销售总额约亿元。
6月22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年—年宇泽半导体(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宇泽”)计划向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家子公司合计采购16.11万吨多晶硅产品。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6月22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7.04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销售总额约亿元(不含税)。
6月17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显示,年至年,青海高景预计将向通威股份旗下四家子公司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6月15日公布的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26.61万元/吨(含税)测算,通威股份此次的销售总额将达到约亿元人民币(不含税)。
而通威股份今年的第一个大单,是3月份与隆基股份签订的20.36万吨、为期2年的硅料供应合同,金额预估高达亿元。
自年底起,硅料价格在光伏产业需求带动下一路上行,并维持高位。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在年硅料供需将依然处在偏紧的状态,在需求持续向好的局面下,硅料价格有望突破前期高点,并延续价格强势的局面,而这也有望对处于产能和订单扩张阶段的通威带来业绩上的进一步利好。
目前,硅料价格处在近两年来的高位,单纯从销售金额角度看,通威股份今年以来的这五份长单已经属于规模十分庞大了,合计销售.94万吨多晶硅产品,预计销售总额超亿元人民币(不含税)。
但从销售量角度看更具含金量,毕竟两年前硅料价格最低仅有6万元/吨左右。当下硅料扩产旺盛,虽然硅料价格拐点还很难预判,但终有回落的一天。
通威股份硅料产能仍有余量
锁定新增产能销路
公开资料显示,通威股份是硅料、电池双龙头,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业务主要包括上游的硅料和中游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其产能规模已稳居行业前列。根据年年报数据显示,当前公司太阳能电池的年产能已达到45GW,非硅成本为0.18元/瓦,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
而在硅料方面,截至年末,通威股份的硅料产能达到了18万吨,根据投资建设安排,公司目前在建项目产能合计17万吨,其中包头二期5万吨项目预计年投产,乐山三期12万吨项目预计年投产,届时公司产能规模将达到35万吨。可很好地满足订单增长带来的增量需求。
通威股份近半个月来的这四份五年长单合计销售85.58万吨多晶硅产品,平均每年17万吨左右,对应公司的产能规模可发现仍有余量。
当下硅料扩产旺盛,现有龙头中的通威、协鑫、新特等,以及跨界厂商中的合盛硅业、南玻、信义光能、上机数控等均加入了战局。截至今年3月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年以来,宣布扩产的硅料总规模超过万吨。
如果这多万吨硅料全部用于生产光伏产品,对应的规模将达到0GW,即便光伏再怎么受追捧,恐怕也是很难完全消化的。因此,虽然当前硅料价格高企,但未来终究会因产能释放回归均衡,也不排除出现硅料供应过剩的极端情况。
基于上面的背景,也可以看出通威频繁签订长单背后的主要考虑——提前为快速增长的产能找好长期买家。而且,即便未来硅料价格回落、少赚一点,也好过届时出现产能闲置的窘境。事实上,从上述产能规划来看,一两年内,硅料环节出现闲置产能的概率并不低。
营收和净利持续保持高增长
19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近年来,通威股份营收和净利持续保持高增长。年一季度,其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4亿元,同比增长.01%。
二级市场上,通威股份股价7月1日盘中最高达61.07元,距年9月初历史高点61.86元仅一步之遥,收盘报59.66元,总市值亿元。
7月1日,通威股份新增1家机构对其年度业绩做出预测。6个月内累计共29家机构,预测年净利润均值为.7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4%。其中,19家机构“买入”,4家机构“推荐”,3家机构“增持”,1家机构“买进”,1家机构“强烈推荐”,1家机构“优于大市”。目标价格最高预测85.00元,最低预测43.80元,平均为64.08元。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