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行业集中度在这一轮大扩产中仍在不断上升,即将迎来两超多强的双寡头时代。
硅料产能即将过剩的同时,企业却在不断扩产。这两个看起来矛盾的信息,从今年年初持续到现在,就一直没有停过。
随着新建项目的落成,中国多晶硅市场的格局将再次生变。年的“硅料五巨头”的格局,正在朝着“两超多强”格局演化。
“两超”正是前硅王朱共山、现任硅王刘汉元分别领导的协鑫科技、通威股份。这两家还是颗粒硅、棒状硅两个不同技术路线的代表企业。
通威股份在今年8月18日宣布新增40万吨的硅料投资计划。届时,其硅料产能规划将达到75万吨。9月底,协鑫科技宣布加码乌海10万吨颗粒硅投资。协鑫科技公告说,颗粒硅的产能将达到50万吨,但是根据协鑫官微发布信息统计,其颗粒硅规划产能为70万吨、棒状硅为10万吨。
通威的产能规划是75万吨,协鑫的产能规划是80万吨。这两个产能规划对于全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只要和下面这组数据简单对比下,就知道这万吨产能背后的含义。
年,全球多晶硅产量是63.1万吨,其中光伏领域消耗了61.4万吨。
年,通威股份是全球多晶硅产量最大的企业,出货量是10.93万吨;协鑫科技年出货量为4.76万吨。
近一年,老玩家扩产消息不断,新玩家实力雄厚,大有贴身肉搏,血拼一场的气势。但是面对通威、协鑫的疯狂加码,老玩家新特、大全在这场巅峰对决中,至少从目前看上去,应该是跟不起了。这就好比在牌桌上,一局未了,对方始终下注就是不开牌,实力不济或手牌不好的,只能弃牌。
最激进的新玩家——青海丽豪,其远期规划也不过是20万吨。其实这20万吨真不是一个小数字,其对应的投资是亿元。青海丽豪的背后是正泰南存辉(注:该项目不在正泰电器上市体系内)等一众很有实力的大佬。
01硅料五巨头,每一个都很厉害因为硅料价格上涨,硅料企业赚钱效应倍增,硅料五巨头被反复提及。他们是:通威、大全、新特、协鑫、东方希望。
去年因为计划IPO,在资本市场上消失许久的施正荣和亚洲硅业也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