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需求旺盛,杉杉股份12月净利同比增

3月10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年1至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2.14亿元,同比增长约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5.66亿元,同比增长约%。

主要原因是:(1)负极材料业务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公司产品供不应求,负极材料产销量和经营业绩同比增长;(2)公司于年2月1日起纳入合并范围的偏光片业务发展稳定并带来较高的业绩贡献;(3)公司期内出售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股权取得相应投资收益。

杉杉股份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绵阳项目目前按项目计划有序推进中,预计年启动投试产。

关于负极材料,杉杉股份称,年受石墨化加工价格上涨影响,公司负极全品类产品均有提价,目前公司负极产品价格趋于相对平稳状态。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中高端负极材料亦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未来公司将通过一体化生产、工艺创新等手段进一步降本增效。

Q:负极方面,公司目前交货难度如何?供需紧张程度何时能够缓解?

A:目前产能还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石墨化,所以预期H1石墨化产能会很紧张,价格还会维持在高位,6月份部分厂房释放产能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Q:排产的环比变化情况如何?

A:Q1排产与Q4基本持平,基本打满。2月份因为东奥的原因外协的石墨化产能比较紧张,排产略有下降,但是1月和3月的排产都是万吨。目前每月有效产能在万吨的水平,因为包头二期还在爬坡的过程中,贡献的产能有限。

Q:年出货10万吨左右,年有效产能可以达到18万吨甚至更多,公司的月度产能要怎么逐步增加?

A:目前20万吨的构成:原先满产的产能12万吨+包头二期6万吨(石墨化5.2万吨)+优化原先产能(提升2万吨),所以产能增加主要要靠包头二期满产后带来的产能扩张,预期4、5月包头二期可以完成产能爬坡,Q2产能环比会有较大的增幅。年眉山一期10万吨可以全部释放,总产能可以达到30万吨。

Q:目前产能释放节奏如何?公司能评进展如何?

A:能评管控一直是比较严的,年眉山的能评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才拿到的。石墨化上,公司因为在能耗控制上做得非常好,所以才能够优先拿到指标。

Q:现在很多厂商在扩张负极业务,公司认为这些企业扩产程度和拿能评的能力如何?如何看待竞争格局的变化?

A:相对来说,负极产能一直是不缺的,但是负极整体的竞争格局还是比较好的,说明存在一定的行业壁垒。前三、前五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中高端这块,所以整个行业现在还处于高增长阶段,很多内部外部企业加入竞争是非常正常的,未来负极厂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提升市场份额才能体现真正的竞争力。杉杉股份为行业培养了很多人才,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对于公司而言,负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两年提升了很多,不论是产品竞争力还是成本管控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公司并不担心行业竞争。杉杉在快充上具备绝对的优势,在硅氧上也是为数不多可以批量出货的公司,公司在石墨化箱体式的工艺上也在不断进行优化,未来降本空间也比较大。人才管控上,公司建立了股权激励,投入的精力是前所未有的。杉杉在负极这块是很有信心的。

Q:公司在硅氧负极业务上的战略布局是怎样的?能否展望一下这个产品技术线的未来需求?

A:公司目前的产品布局是氧化亚硅,相比纳米硅,氧化亚硅的膨胀没有那么强、循环性更好、更适合应用于动力,但是目前公司批量出货主要是用在消费和电动工具,在动力端的应用要到年才能实现,主要是因为下游客户需要做一些指标验证。硅氧纯品产量大约是吨/年,现在正在开拓万吨级别的产线,也是为了匹配后续在动力端的应用所作的规划。

Q:上杉杉和同行其他公司相比的优势在哪里?

A:杉杉现在和市场上主流做的公司都有在做产品的测试和验证,有几家已经通过了。整体需求的放量要看下游客户的需求走势。

Q:技术角度上,硅氧负极的良率如何?客户认可度如何?

A:市场上目前能够批量出货的只有杉杉和贝特瑞,贝特瑞纳米硅更多一点,氧化亚硅主要是杉杉。

硅基负极现在还处在前期小批量的应用过程当中,纳米硅和氧化亚硅各有优缺点。纳米硅首效性能会更好一点,能量密度更高,但是膨胀性能更大,所以循环性能更弱,更适合应用于消费和电动工具;氧化亚硅首效相对较低,但是循环性能更好,更适合应用到动力端。后期这两块不一定会存在取缔关系,会有自己应用的领域。

Q:最近原油波动比较大,市场上也比较关心负极原材料中的针状焦和石油焦的涨价,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布局?如何和供应商协调价格?

A:公司和业内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商锦州石化是有战略合作的,供应链保障是没有问题的。确实最近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了针状焦和石油焦的价格在涨,后续持续涨价的话肯定会给负极厂带来成本压力,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太大的影响。

Q:和上游的定价以及采购协议是怎样的?

A:价格其实是比较平稳的,所以不存在实时调价的问题,基本是和上游客户谈定年度订单需求,价格基本也是锁定的。

Q:眉山项目更远期的产能规划是怎样的?

A:整个产能规划来说,年加上包头二期投产后总产能是20万吨,年眉山一期产能完全释放,所以确定的产能有30万吨。眉山分两期建设,一共是20万吨,二期会在年建设,在年投产,年会有40万吨产能。同时云南和贵州也在选址规划,可能会建设一体化基地,产能规划还没有明确,但是预期会跟眉山差不多。

Q:公司的快充产品差异性和优势?

A:给LG供的都是快充产品,稳定性、以及快充指标提高的同时其他性能可以兼容。

Q:石墨化加工技术情况?

A:包头基本是厢体,眉山厢体和坩埚都有,而且可以达到切换。厢体成本方面相比坩埚可以下降20%-30%,但是产品容量比坩埚低。

Q:公司的偏光片业务增长情况和价格水平?

A:全部偏光片业务年复合增长是8%,大尺寸年复合增长是16%。一是大尺寸的量增加导致面积会增加,二是面板往中国转移过程中有缺口,三是我们业务也会开始倾向国内的偏光片。偏光片的价格和面板的相关,随着中国面板份额提升,面板和偏光片的价格水平都趋于稳定。

Q:当时接下这部分业务的考虑以及LG为什么要卖?

A:一是尽调后发现这快业务有优势,二是某些业务可以和公司现有的锂电材料互补。LG当时成本等方面都比不过国内厂商,就不再做这块业务。

Q:现在的管理团队就是原来的吗?

A:是的,收购了整个团队以及核心技术、0多项专利。

Q:上游价格上涨是否有影响?

A:上游价格比较稳定,最近价格上涨对成本有一定影响,但是目前来看还是可以消化。

Q:云南贵州方面的具体规划?

A:具体的规划还没有确定,合适的时候会进行披露。

Q:未来市占率的目标?

A:去年人造石墨出货量已经是第一,未来目标是全球第一。

Q:未来市占率达到多少才能是全球第一?

A:至少20%以上。

Q:客户结构情况?

A:动力和消费大概是8:2,第一大客户是LG,占到20%-30%,第二大客户是宁德时代、ATL,占到10%-20%,比亚迪今年大幅提升,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大概个位数。

Q:比亚迪占比变化情况?

A:之前每个月几百吨,今年每个月会有小几千吨。

Q:公司在比亚迪的份额是多少?

A:比亚迪还是天然石墨比较多,公司现在份额占比不高。

Q:公司在宁德时代的份额是多少?

A:宁德时代供应商很多,总体份额不高。今年就有吨,但公司确实无法供给这么多。

Q:LG在-年对公司的需求增量?

A:今年30%-50%的增速。

Q:其他客户需求增速情况?

A:宁德时代会翻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都会有。海外合作今年也会迎来放量。

Q:未来公司对储能业务的规划?

A:不打算参与储能业务,主要聚焦于偏光片和负极业务。

Q:电解液方面进展情况?

A:战略目标没有变,还是要剥离,下半年会完成。

Q:负极年最新单吨盈利情况?

A:考虑盈利和客户两方面,又是方面一是石墨化自供率大幅提升,今年可以达到50%以上,提升降本空间;二是中高端产品的占比逐步提升,也可以提高产品盈利。另外存在压力的方面一是石墨化产能紧张,二是外协价格在上涨,三是宁德时代价格压得比较低,随着份额提升对成本有影响。

Q:负极在储能和动力的区别?

A:工艺上差别不大,主要是产品参数上要求不一样,储能要求循环性更好、寿命更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