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坚信自己能学会、能学好。
本单元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察对原子构成的和微观粒子真实存在的认识,对离子形成过程的理解,对元素的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单质气体(氢气、氧气、氮气等)、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水、双氧水等)、有机物(酒精、甲烷)。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单质(铁、铜、镁等)、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硅、金刚石、石墨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铜。
二、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
①分子只保持化学性质,不保持物理性质;
②原子的最小只是相对于化学变化中;
③有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4、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越快;比如物质的挥发、做饭时的香气、夏天的湿衣服比冬天干得更快等。
5、分子之间有间隔;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般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间的分子间隔大于固体间的分子间隔,所以气体比液体固体更容易压缩。
6、分子和原子具有的基本性质:
分子和原子都不断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很小;分子和原子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
三、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和纯净物混合物:
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的体积化学性质及构成都没有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当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生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其宏观表现为原物质的消失和新物质的生成。
3、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不存在混合物分子,如空气分子是不存在的)。
4、混合物:有不同分子构成。
四、原子的构成:
1、原子由带正电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数目与电子数目相等,二者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
须知:
①原子不可再分指的化学变化中,通过其他方法还是可以再分的;
②原子核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氢。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所得的比。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值,并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没有克或者千克等具体单位。
五、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1、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目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2、元素种类由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只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