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用硅锌肥,不仅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水稻种植过程中除了施用氮磷钾元素肥外,同时也需要施用硅、锌等中微量元素肥,可能用量不大,但作用很大。我们经过多年推广实践,发现使用硅锌肥能不仅能够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性、抗寒性,增加穗粒数,降低空秕率,增加结实率,增加产量,而且能有效阻止酸性水稻土的进一步酸化,有研究表明硅、锌元素能有效缓解镉(Cd)对根系的生理毒害。下面根据实践经验及相关研究来聊聊水稻施用硅锌肥的作用及方法,以供参考。

一、硅、锌在水稻生产上的作用

硅是土壤中第二大元素,植物可以在茎叶中积累丰富的硅。硅能提高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水稻是一种高积累硅的植物,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合理施硅肥能提高穗粒重。特别是在新改水田以及酸性土壤,水稻施用硅肥的效果更为明显。

锌是许多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如叶绿素的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缺锌土壤上施锌,对水稻有明显增产效果,可促进生长和提高有效分蘖数,并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防止早衰。

二、硅、锌能有效缓解镉对根系的生理毒害

据相关研究表明,硅在质外体与镉形成沉淀是缓解植物体内重金属毒害的主要原因。硅和镉在一些代谢不活跃的组织尤其是中柱鞘、木质部和韧皮部细胞壁内皮层形成的硅-镉沉淀也可以抑制镉的吸收和转运。硅还能将更多的镉分隔在液泡中或固定在节间,从而减少镉在水稻中的移动。这些结果表明,施加硅能通过影响镉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来减缓镉的毒害作用。

研究表明,锌与镉会竞争相同载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加锌可使水稻、烟草、小麦对镉的吸收减弱,说明锌对植物吸收镉可能存在拮抗作用。此外,锌可以通过缓解DNA损伤、调控脯氨酸及多胺代谢来降低镉对植物的毒害。

据焦欣田等人研究表明,硅-锌互作使得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镉分配比例和地上部胞液组分中的镉分配比例显著下降;同时还促进了根系对K、Ca、Fe、Zn等元素的吸收以及向地上部的转运。结果表明增加根际环境中的硅或锌离子浓度能有效缓解镉(Cd)对根系的生理毒害,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三、水稻施用硅锌肥的方法

锌肥施用主要有叶面喷施含锌叶面肥或基施硫酸锌,一般提倡亩用1公斤硫酸锌作基肥施用,后期出现缺锌症状后或在分蘖末期追肥亩施硫酸锌0.5公斤左右。硅肥主要作基肥、穗肥或结合其他肥料施用,硅肥可%用作基肥,也可在基肥施用硅肥总量70-80%的情况下,在水稻倒2叶露尖倒长出一半时与氮、钾肥一起施用剩余20-30%硅肥。

不过我们经过多年实践,在分蘖期施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工艺螯合硅锌等微量元素和抗倒伏能量因子(缩短基部节间,增厚管壁)的硅锌肥产品,能有效防止缺锌缺硅等原因引起的僵苗坐蔸,能快速返青分蘖,拔节后茎秆粗壮,可提高水稻的亩有效穗和抗倒能力。

水稻硅锌肥的施用方法:移栽、机插亩用克,在移栽后5-7天与适量尿素一起撒施,亦可与复合肥做底肥一起撒施;直播水稻在直播后15-30天与尿素撒施;秧田在拔秧前5-7天与尿素一起撒施,秧壮好拔秧,每亩秧田撒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92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