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市场现状附产

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芯片材料和设备制造企业,集成电路产业中游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与封测。下游为集成电路产品的应用领域,主要为计算机、

网络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行业。

上游产业分析

集成电路上游是我国最薄弱的环节,全球半导体材料、EDA和部分关键设备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荷兰和我国台湾地区所垄断。

1

硅片分析

硅片是芯片制造的上游行业,也属于高端制造业。硅片也是高投入重资产的行业,其周期性跟随下游芯片的需求。年硅片产量为.3GW,主要以.75mm和.75mm硅片为主,大硅片已成发展趋势。我国硅片行业代表企业主要有隆基股份、南玻A、晶澳科技和亿晶光电等,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且不断提升,年行业CR5为88.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需求市场,受半导体行业的需求带动,我国硅材料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达到.9亿元。国内规模较大的硅片厂商主要为有研硅、立昂微、中环股份、沪硅产业、麦斯克等,单一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均不超过10%,且以8英寸及以下尺寸硅片为主。

硅片重点企业汇总图表:

2

靶材

靶材主要应用于平面显示、光伏、半导体等。近年来,中国靶材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预计至年,我国靶材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亿。预计-年,我国平面显示用靶材规模复合增速维持在15%-20%左右,到年,我国平面显示用靶材行业市场规模达亿元。

3

光刻机

IC前道光刻机技术最为复杂,光刻工艺是IC制造的核心环节也是占用时间比最大的步骤,光刻机是目前晶圆制造产线中成本最高的半导体设备。据统计,光刻设备约占晶圆生产线设备成本27%,光刻工艺占芯片制造时间40%-50%。

从行业供给来看,全球光刻机销售量略有下降,-年,光刻机top3企业销售量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年,光刻机销售量有所下滑,仅为台,较年下降了3.8%。年第一季度,全球光刻机top3企业销售量实现85台。

4

刻蚀机

根据ICInsights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主流设备中,去胶设备、刻蚀设备、热处理设备、清洗设备等的国产化率均已经达到20%以上,而这之其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则要数刻蚀设备。近年来全球刻蚀机市场规模有显著提升。年,全球刻蚀机市场规模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11.96%。而年行业整体规模为63亿美元。近两年行业规模增长40亿美元。

中游产业分析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带动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产量快速增长,尤其是在-年国际集成电路产业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8%,远超过国际水平。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产量为.2亿块,同比增长16.1%。

-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也逐年提高,销售额从年的亿元增至年的.5亿元,且这几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保持在16%以上。展望未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年我国集成电路规模将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5.9%。

根据工艺过程,集成电路材料可以分为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制造材料主要用于晶圆制造,硅片、光刻胶是最主要部分,封装材料主要用于晶圆封装。

封测环节已成为中国大陆集成电路产业中最成熟环节,长电科技等国内企业的技术能力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全球十大外包封测厂中大陆占据三席,包括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和华天科技。

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汇总分析表:

下游产业分析

从下游应用看,集成电路主要应用在网络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计算机等领域。

根据前瞻经济研究院的数据,网络通信领域是模拟IC应用需求最大的领域。前瞻预计年网络通信领域需求占比38.5%,汽车电子领域需求占比24%,工业控制领域需求占比19%,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占比10.2%。

总结

尽管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髙速提高,但我国在半导体设备层面的自给率却远远不够。作为未来30年发展最重要的核心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产业一定会更上一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2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