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字的内容包括了作者的思考、笔记以及摘录了部分优秀同行的观点。所有文章都是为了作者隔段时间之后有记录可查,不作为推荐或者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硅料,也被称作多晶硅、多晶硅料等。据CPIA统计,年全球硅料产能和产量分别为51.9万吨、49.6万吨;其中,国内硅料产能和产量分别为42万吨、39.2万吨。国内硅料产能与产量分别占全球的81%、80%。也就是说,硅料这块国内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受制于人;而且在价格上,也优于海外价格。
截至年,国内厂商产量占比已达79%,其中保利协鑫、通威永祥、新特能源、Wacker和新疆大全等五家厂商的市占率位列全球前五,合计份额75%。根据卖方的预测,年通威将是全球硅料最多的企业,其次为特变电工旗下的新特能源。
根据国家的产业设计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任务。按现在风电光伏大概1:1的情况,也就是说光伏到年总装机容量需要6亿千瓦以上,即GW。截至后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为GW,也就是未来十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保底是9%,累计增量GW。
假设按照1.25容配比,那么光伏新增装机1GW,大概需要1.25GW硅片,而1.25GW硅片大概需要吨硅料。GW大概需要万吨硅料,按照年复合增长10%来倒推,大概每年光伏新增装机量为-GW,对应38-41万吨硅料新增需求。基本上国内就能满足,譬如年国内前八大企业硅量产能42-45万吨,预计今年59万吨,明年84万吨。
综上撰述,硅料行业长期来看,供大于需。后面要比拼的是谁的成本更低,谁更占据优势。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硅料价格一直涨,这种不是常态,理论上随着产能扩张,价格还要往下走。
通威股份:公司主营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高纯晶硅及化工,光伏电力,分别占营收47:35:15:3。其中,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指的是水产饲料跟畜禽饲料为主。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主要生产单晶/多晶电池片;高纯晶硅及化工主要指的是硅料,光伏这两块收入占比50%。因此,通威股份可以通俗理解为是饲料+光伏(电池片+硅料)双主业发展。
商业模式:公司属于重资产模式。不管是水产饲料还是光伏产业链,都是需要购入设备来进行加工生产,体现在财报中就是(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总资产常年是大于50%的。譬如,硅料环节大约生产1万吨需要投入10亿元,投资回收期长。
公司生产的饲料主要给下游养鱼或者养猪之类的,理论上是存在周期性的,时间拉升收入还相对比较稳定,近十年每年都能保持在8%的增长,但净利率相对比较低,平均在5-10%的水平。
光伏行业未来十年发展政策是明确的,折算下来大概是年复合增长率近10%,公司也因此会受益,但行业增速也摆在这。另外,硅料未来理论上是供大于求,将会存在周期性波动。
综上撰述,公司所处的赛道一般。
估值方面,公司由于是双主营,又是处于不同行业,适合分部估值加总法。
水产饲料这块,从年87.2亿元增长到去年.3亿元(.5亿元,减掉卖掉水产饲料公司成都通威一次性收入15.2亿元),近十年收入CAGR为8%,相对比较稳定。按这样线性外推,明年这块的收入大概为.8亿元,行业估值中枢为30倍左右。对于公司本身而言,实际并没有匹配如此高增长30%,因此,这块给10倍左右算是相对合理。也就是说,水产饲料这块业务理论市值为.8*5%*10=.4亿元。
光伏业务这块,硅料预计今年能做到17万吨,明年21.5万吨,由于投产时间先后问题,打个8折,到明年全年满打满算量产17.2万吨。当前硅料成交均价20万元/吨,卖方预测到明年硅料价格会降到11万元/吨,我们取中位数15.5万元/吨好了。目前主要硅料厂商跟下游都是长单锁定的,锁定是量,价格是随行就市的。通威生产硅料实际成本每吨不到4万元,也就是说硅料这块每吨能贡献11.5万元净利润,17.2万吨就相当于贡献了.8亿元。参考保利协鑫近15年的中枢15倍PE来看,通威硅料这块理论市值为.8*15=亿元。
另外,公司还有生产电池片,年产能在27.5GW,收入亿元,今年大概有55GW产能(预计未来2-3年将达到80GW-GW,这个后面再跟进再说),理论上会有亿元收入。这块年的毛利率是15%,跟纯碎主营做电池片的爱旭股份相当,爱旭股份销售净利率近两年大概是8-9%,今年上半年受硅片及组件影响,挤压了利润,变成了3%,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下行,电池片环节应该会有改善,明年正常维持8-9%净利率问题应该不大,平滑一下收益率,我们取5%净利率好了。那么,通威亿元收入理论上对应15.5亿元净利润。去年爱旭股份8亿净利润,对应当前市值亿元,通威股份去年12.4亿元净利润,理论上就是亿元市值,对应是38倍PE。38倍PE对应未来两三年电池片扩张的成长性30-50%来讲,不算离谱。
综上,公司理论上明年市值应为.4++=.4亿元。当前公司市值为亿元。
风险点:保利协鑫的颗粒硅技术进一步成熟和突破、以及成本的降低(通威目前生产成本在3.5-3.6万元,协鑫颗粒硅全周期成本是4.5万元左右),那么对通威的估值体系将会影响很大,就不是上面的推导理论结果了。
颗粒硅是硅烷法生产出来的颗粒状多晶硅,与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出来的多晶硅相比,具有密度小、流动性好、电耗低(只有西门子法的1/3)、单位投资额少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