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硅氧烷概述
有机硅材料是一类以硅碳键(Si-C)为主链,在Si原子上直接连接有机基团的聚合物。有机硅大门类化合物,包括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细分种类众多,包括聚硅氧烷、聚碳硅烷、聚氮硅烷等。其中,以硅氧键(-Si-O-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发展成熟、应用广泛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因此,狭义上的有机硅材料主要是指聚硅氧烷。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产业链方面,聚硅氧烷行业上游为硅粉、一氯甲烷等;聚硅氧烷下游制品一般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三大类产品,少量中间体也可以在一些下游领域直接应用。
聚硅氧烷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聚硅氧烷生产
目前我国聚硅氧烷人均消费量还不到1kg,相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聚硅氧烷人均消费量接近2kg,未来我国有着极大的成长空间。根据数据显示,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为.3万吨,预计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将达.3万吨,同比增长1.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国内工业体系的升级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再分工,聚硅氧烷产能逐步向中国国内转移,目前中国已成为聚硅氧烷生产大国,国内聚硅氧烷产品优势愈加凸显。根据数据显示,年中国聚硅氧烷产量为万吨,同比上升3.39%。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石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十四五”规划战略分析报告》
三、聚硅氧烷进出口分析
随着我国聚硅氧烷市场的逐渐扩大,聚硅氧烷产量不断上升,生产的聚硅氧烷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也逐渐开始加大对于国外市场的出口力度。根据数据显示,-年中国聚硅氧烷出口量持续上升,年由于中美贸易战使得中国聚硅氧烷出口量降低。年由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际市场对于聚硅氧烷的需求上升,使得我国聚硅氧烷出口量有所回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有所下降,随后聚硅氧烷进口量进入一段平稳期,进口量维持在12万吨左右。年以后,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开始上升,到年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上升至15.2万吨,同比上升11.7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聚硅氧烷行业相关政策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兴产业发展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支持该产业发展,而聚硅氧烷行业发展也因此获得了有效的动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