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报,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垃圾每周马后炮

本周从男子街头暴打女性的社会热点,到宋慧乔宋仲基离婚、王宝强妈妈去世、范冰冰李晨分手,微博热搜上的“爆”字几乎天天没消停过,虽然程序员头发掉了一撮又一撮,不争气的服务器还是不出所料的又又又又又崩了,加上最近公司网莫名其妙的很慢……

……我们就没跟上热点。

但是考虑到如果不写马后炮,就得周末去公司加班。于是,想要逛街购物的编辑们,急中生智,承包了报刊亭没卖出去的一周份的报纸,并随机摘出一些有趣的内容,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报纸上的一周。

不要吃太多,会得病的

新华社消息「过量吃荔枝诱发脑炎风险」

印度东部比哈尔邦发生大面积儿童急性脑炎,医学专家判断,可能是过量进食荔枝而造成。在当地,许多儿童长期营养不良,体内没有足够的肝糖原储备,当过多进食荔枝之后,体内血糖水平紊乱,从而诱发急性脑炎。

民间传闻:唐玄宗为避免自己的爱妃患“荔枝病”,忍痛缢死她于马嵬坡。

杨贵妃:喵喵喵?

唉,买的这都是什么啊

中新经纬「中国人网购奢侈品不满意率达42%」

中国成为奢侈品消费主战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截至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额达到亿美元,其中越来越多的购买行为发生在电商网站上。然而根据要客研究员的调查显示,有42%的消费者,并不满意奢侈品电商的服务体验。

造成不满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货源、产品保真和服务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拿到最新的快递,不再总是惊喜惊讶了,也许还会一脸忧愁:“这花了那么多钱,买的都是啥啊。”

半夜冲动消费过后,觉得买都买了退了浪费,但又还不上信用卡的编辑:

我别的也不想,就想着买的东西能给报销,怎么报都行,税点多高都行。

如果吃饭都不高兴,那活该你长胖

北京日报「吃饭不开心易长胖」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在吃饭时不开心有负面情绪的人更容易发胖。

研究者的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在就餐时谈论金钱,亲戚关系等有可能发生冲突的话题时,参与者平均每小时燃烧的热量比其他人少了31卡,助于脂肪增加的胰岛素也比其他人高出12%,导致体重增加。

本周重启5次减肥行动的没数的某编辑,在吃完了一整盒龙虾饭和红丝绒蛋糕后,一边喝着芝芝莓莓,一边发出疑惑的叫声:

这啥研究准不准啊,我吃饭的时候挺开心的啊,咋就没见掉秤呢???

阿姨,我是什么垃圾?

北京日报报道「垃圾分类标兵」

“您这袋垃圾分得不仔细,菜叶、果皮、剩汤剩饭,是厨余垃圾,得扔进绿色垃圾桶,鸡骨头鸭骨头也是厨余垃圾,不过,您注意,这大棒骨可不是厨余垃圾,您得放其他垃圾里……”

在北京还没有强制性要求垃圾分类的时候,赵阿姨可以熟练使用垃圾分类口诀:“猪吃的叫湿垃圾,不吃的叫干垃圾,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卖了能买猪的叫可回收垃圾”,并指导熟人朋友附近居民来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看到这样古道热肠的阿姨,我们对北京即将到来的强制性垃圾分类要求,突然多了些许的期待呢。

当然了,上海出现的蟑螂盒问题,在北京大概率是不存在的,毕竟北京蟑螂也就那么大个儿,哪像他们上海似的,人大的蟑螂,怪吓人的。

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夹缝里生存

环球时报报道「伊美轮番升级强硬言辞」

美国和伊朗的矛盾争端,伴随着特朗普签署对伊朗实施新制裁的行政令,达到高峰。为此,伊朗总统鲁哈尼在电视讲话中表示:“美国已经绝望、混乱,这令他们采取不寻常的措施并胡说八道。”

《华盛顿邮报》也评价说:“看不出新制裁能从伊朗这个橙子里挤出更多的橙汁。”

看到这些消息的网瘾老年特朗普,在当地时间25日一大早,就开始营业,连发三条推特diss伊朗总统:不懂“友善”和“同情”,不懂现实。

矛盾越演越烈,法国政府还送上了临门一脚,这让淮海中路上的法国领事馆的签证官心事重重:

个么到辰光真叫打起来了么,哪能办伐好呀?

(上海的法国领事馆,位于美国领事馆和伊朗领事馆中间)

辛辛苦苦考的大学,还不如不上

环球时报「美国一调查令人意外,约2/3人后悔上大学」

在收集了24.8万美国人的意见之后,薪资调查公司Payscale总结,约2/3的受访者表示对上大学感到后悔。其中,27%的受访者将原因归咎于助学贷款,这也使助学贷款成了后悔上大学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耗时长,选错了学校,成绩不好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原因是关于硬件的,比如校园网络不好。

正逢招生的国内知名的不知名的各个学府的招生官和领导们,知道想多招学生的话,该往哪个方向使劲儿了吧。

易容术诈骗可还行

中国新闻网「男子冒充法国高管,诈骗富豪数千万欧元」

欧联通讯社发布,一名拥有法国及以色列双国籍的男子,通过制作和佩戴特制的硅胶面具,伪装成现任法国国防部、外交部部长勒德里昂,在两年前骗取了万欧元的巨款。

骗子的话术为,法政府正为了解救一名在中东被挟持的记者,而四处筹集资金。当骗局往后进展,骗子就会戴上面具,在布置成部长办公室模样的房间里,和受骗富豪视频通话。

多嘴问一句,这是不是就是那失传已久的易容术啊,哪个门派的啊,哪儿能学啊?学费多少啊?包教包会吗?面授还是函授,面授包吃住吗?

高声说话=懂礼貌?

日本钻石周刊「中国人在电梯,电车里大声说话的原因」

日本办公楼梯经常贴着“请不要在电梯里交谈”,大多数日本人认为电梯里大声讲话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是对同行人的不体贴。

但在我国却恰恰相反,两个同行的人,互相不说话,那得多尴尬啊——跟你大声说话,还不是因为我懂礼貌!

客观数据显示,中日民众动因存在差异,所以才会导致行为的不同。

“大家还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尊重啊。”

“你说啥呢?我听不清,你大点儿声!”

数字经济时期的中央银行

南方周末「脸书“天秤币”:27亿人的金融试验」

人们对于未来货币体系的展望,最近刚刚公布的Libra真的有可能是其中一个方向。

Libra含有一整套丰富的金融生态体系,跨越无国界的超主权的货币体系,拥有足够庞大的数据分析,还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但像比特币这种区块链的技术,明显是还需要加强监管的东西,政府先天然和去中心化对立,天秤币也会让一些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对于这种类型的新动态,更应该谨慎顶格监管。学术界认为有很多未知风险,总觉得现在很多技术过快的发展,技术本身无罪,但是会放大善与恶。

emmmmm……

……所以天秤币和天秤座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也要选择困难症?

剧院文化普及,首先得让地铁设施跟上

北京日报「吸引年轻人进剧院是当务之急」

首届世界剧院北京论坛于上周召开,全球二十多个国家,90个艺术机构,约两百余名代表与会,讨论剧院的发展和机遇。在此期间,我国资深导演陈薪伊讲述了她排演普契尼经典《图兰朵》过程中的故事。

前段时间刚看了《图兰朵》第十轮演出首演的小编表示,戏特别好,就是结束之后在国家大剧院地铁站里堵了好久——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让(没钱打车的)年轻人走进剧院,可能还得寻求地铁部门的协助。

毕竟,钱都花在买票上了,可不只能搭地铁了吗。

报纸上的内容也都不赖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愈加优化,传统的报纸内容已经慢慢从消费者的视线中淡去,毕竟,比起动辄一大片一大片文字,且排版紧凑翻阅不那么方便的报刊来说,文字简单易懂内容更新频次高的瀑布流、左划右划翻页方便的新闻客户端、塞上耳机就是一个新世界的语音播报……太多的科技产物,让人们拥有了更好更多的汲取信息的途径。

报刊亭越来越少,报纸也似乎是不该存在的东西了,但好像这群纸媒的从业者们,依然在坚持,哪怕观众很少,总会有人(像我们一样),买下并打开报纸,了解世界。

监制:黄车干

编辑:vava

撰文:Celine,Vava,haha,B+,吹吹

视觉:PomeloZo

版式:vv,B+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62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