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
点国运线,点新低会出现(预计八月底的业绩雷出完,九月有行情),八月底,维稳市场基金募集完毕。点短线支撑位,最黑暗-点,至少今年点估计不好再次跌倒。(-,-)
今年大概率会有一次场外流动性溢出至场内,催生一波指数级别的普涨行情(三季度左右,半年报公布前后,二季度业绩落地前后)
加息周期的危险与机会,加息会导致股票,房地产以及大宗商品降温,今年因为11月中期选举,加息缩表不一定太狠,但通胀如此严重后续是不得不出重手的,这个预期会导致今年中国降息概率以及降准空间都有限。美国加息周期会让全球金融资产出现大幅度修正,中国在加息周期的第一段还是会受伤的(抗住第一击后续降息降准的空间就有了),但是对受制于上游原物料价格太高的中下游制造业来说(特别是一些制造业有一定定价权的龙头企业),这是提高毛利率增加净利润困境反转的机会,第三季度是一些叠加出口性质的国家优质制造业复苏的机会(美国贸易关税若撤销更能加强这个预期)。
老美通胀创40年新高,目前还没拐头,其实即使拐头,后面还有通胀回落后,收入下降和需求下降,经历一个衰退期(企业盈利下行)然后才是货币政策转向。8月底中报出完后为大仓位布局期,规避高位大宗商品相关,这几年涨最多的上游原物料。后续有特别国债的概率大,大概率会在新老基建、民生(消费券),常态抗疫医疗器械等这几个方向。
投资方向为受外资影响小,国内需求大,小心明年大宗价格波动大,中证,中国制造业。主要为:光伏,风电,新能源,半导体(igbt)
今年的主基调是“W+V+W”的反复震荡,至少主流机构的发力应该是在全球通胀预期被控制之后,今年策略上,依然是悲观时候放大仓位,乐观时候逐步减仓,困境-反转-困境-反转的不断预期循环,而业绩的反转暂时还看不到
短期
市场环境:
美联储大幅收紧流动性的话,又会间接影响到A股的。而我们是制造业出口大国,同样也需要在海外采购很多原材料,所以海外的通胀也往往会传导到国内,进而也会引发我们一起通胀。这点还是要注意,通胀(油气、煤、硅、锂、磷、化肥)
展望6月份,个人感觉操作难度会大增,理由1.指数从低点反弹至今,接近一个小上升周期尾声。2.马上进入半年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很多个股大幅反弹后会重新价值回归。6月K线整体预判是冲高回落上影线形态。
后市比较看好赛道的光伏分支,结论,指数回踩一段后可以考虑赛道承接一次,目前还是等。(从北上仓位、中报业绩以及机构持仓集中度上看,赛道V都是小概率,慢慢来。)
内资的逻辑是(政策密集发布)利好兑现和外资的逻辑是看到利好(复工边际改善)再动手;市场就在这两股力量博弈中摇摆,最后还是钱多的赢,我们的策略是找回撤有限的地方去博弈。比如光伏
20-40%
光伏风电新能车CXO=半导体消费
之前给大家复盘过去年抱团瓦解后,五六月开始重新回流后的走势,当时放了张小图,其实把图放大点,看看去年五六月,大阴时不时就有。
当然能不能走成去年那样,我觉得不可能完全复制,有可能差别很大,但是过了很长的时间之后,把K线图一放小,会发现可能又是差不多的。
光伏+农业(先正达)+锂电(军工,国企重组)
震荡期间,机会和风险并存,一定要严格止损,禁止裸奔,杠精没有未来
指数个人倾向于一次共振杀,指数此区间还是倾向于震荡,将不坚定者洗出去
国内外需求旺盛的除了组件环节,还有电池片,逆变器,支架等。逆变器的话,中长线可以